神華國際-探索世界新奇事
你的位置:首頁 > 世界百態(tài) >

韓琦與晝錦堂

2021-03-14 11:17:24神華國際

韓琦與晝錦堂

清·黃慎《韓琦簪花圖》

  □王劍

  北宋時有個官員,他寬袍闊袖,美髯長須,非常注重外表。他有一個習(xí)慣,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,就是對著銅鏡整理衣冠,嚴(yán)格做到“面必凈、發(fā)必理、衣必整”。

  他就是韓琦,相州安陽(今安陽)人。他“端重寡言,學(xué)問過人”。宋仁宗天圣五年(1027年),韓琦一舉考中進(jìn)士,歷任開封府推官、右司諫。

  韓琦性情剛正,在擔(dān)任諫官期間,敢于犯顏直諫。當(dāng)時,國家災(zāi)難頻發(fā),百姓流離失所,而當(dāng)朝宰相王隨、陳堯佐,參知政事韓億、石中立卻束手無策。韓琦恨其庸碌,連疏四人無能,痛陳其毀壞宋朝幾十年的太平基業(yè)。結(jié)果,四人同一天被罷去官職,“片紙落去四宰執(zhí)”,一時間轟動京城。

  名相王曾對他人少有稱許,見韓琦如此給力,連夸他“切而不迂”。韓琦更是“凡事有不便,未嘗不言”,前后上奏70余疏,悉被朝廷采納。于是,同僚中有人不高興了,頻頻說韓琦的壞話,宋仁宗卻不為所動,反而贊韓琦“性直”。

  宋夏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,陜西形勢吃緊。韓琦自請戍邊,被任命為陜西安撫使,并推薦獲罪被貶的范仲淹同行。到陜西后,他免除邊疆百姓的苛捐雜稅,修筑關(guān)隘,增加防御,人心歸服,名震邊陲。他與范仲淹同心協(xié)力,被朝廷倚重,人稱“韓范”。邊塞上傳誦著這樣的歌謠:“軍中有一韓,西夏聞之心骨寒。軍中有一范,西夏聞之驚破膽。”慶歷三年(1043年),韓琦與范仲淹一同奉調(diào)回京,成為執(zhí)政大臣。面對北宋中期積貧積弱的國勢,韓琦痛陳“救弊八事”,提出以整頓吏治、選拔人才為主要內(nèi)容的改革措施,聲援范仲淹。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“慶歷新政”。

  新政失敗后,韓琦自請外任,出知揚(yáng)州。其間,王安石進(jìn)士及第,在韓琦手下任幕僚。王安石喜歡熬夜,每晚讀書至天亮,清晨來不及洗漱就匆忙上班。韓琦懷疑王安石“夜飲放逸”,便直言不諱地批評了他。這年春天,官署后花園中有一種名為“金纏腰”的芍藥花開放。韓琦童心萌發(fā),便邀請王珪、王安石、陳升之一同觀賞。飲酒賞花之際,韓琦剪下四朵芍藥花,在每人頭上各插了一朵。巧的是,頭上插花的這四個人竟都先后做了宰相。這就是著名的“四相簪花”的故事。多年以后,王安石秉政,與韓琦在政見上多有不合,有人趁機(jī)挑撥,王安石正色道:“韓公德量才智,心期高遠(yuǎn),諸公皆莫及也?!?/p>

  韓琦轉(zhuǎn)知定州時,遇到了難題。定州久為武將鎮(zhèn)守,士兵驕橫,軍紀(jì)松弛。韓琦到任后,恩威并行,大力整頓。他借鑒唐朝名將李靖兵法,仿作“方圓銳”三陣法,令將士們?nèi)赵虏倬殹]多久,定州軍“精勁冠河朔”。韓琦又上書朝廷,建議河北、陜西等地“籍民為兵”,以為“義勇”,三丁選一,于手背刺字,農(nóng)閑練兵,戰(zhàn)時防御,既增加了軍事力量,又減少了冗兵冗費(fèi),得到了采納。韓琦離開定州時,“定人爭欲遮留公,使不得出”。韓琦無奈,只身繞道而走。定人得知后,奔相擁送,“道路士卒,哭于原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