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華國際-探索世界新奇事
你的位置:首頁 > 世界百態(tài) >

林徽因盧溝橋事變后寫給女兒的信!都寫了什么內(nèi)容

2024-07-12 01:43:56神華國際

林徽因盧溝橋事變后寫給女兒的信!都寫了什么內(nèi)容

近日,上海 一位79歲父親在一本給55歲女兒的日歷上寫下的這些留言讓不少網(wǎng)友看后淚目。

老父親在日歷上認認真真寫滿了對她的囑咐,

“毛毛,別老動氣發(fā)脾氣”

“你從小缺鈣

也要多出去曬太陽,多出去走走”

“你的腳一到冬天總是冰涼

睡覺記得蓋好被子”

......

日歷中,79歲的父親 用小名“毛毛”稱呼女兒,已經(jīng)55歲的她在父母眼中依舊被當作小孩疼愛。

民國才女林徽因在《寫給女兒的信》中,說過類似的話。 1937年,盧溝橋事變已經(jīng)爆發(fā)。彼時,林徽因正在五臺山考察古建筑。

林徽因在考察古建筑

忙碌之余,思念女兒心切的林徽因給8歲的女兒梁再冰寫了一封信。

展品1

林徽因?qū)懡o女兒的信

信的開頭是這樣的:

“寶寶,媽媽不知道要怎樣告訴你許多的事,現(xiàn)在我分開來一件一件地講給你聽?!?/p>

就這么一句簡單的話,曾經(jīng)幾度讓人落淚——作為一個母親,林徽因特有的細膩就藏在這樸實無華的文字之中。 由于考慮到女兒年僅8歲,林徽因按照第一、第二、第三的順序,向梁再冰敘述了自己的行程和近況,還親手畫下地圖,以便女兒能夠看懂。

(向上滑動啟閱)

寫給女兒的信:

第一,我從六月二十六日離開太原到五臺山去,家里給我的信就沒有法子接到,所以你同金伯伯、小弟弟(指金岳霖和梁從誡)所寫的信我就全沒有看見(那些信一直到我到了家,才由太原轉(zhuǎn)來)。

第二,我同爹爹不止接不到信,連報紙在路上也沒有法子看見一張,所以..同中國鬧的事情也就一點不知道!

第三,我們路上坐大車同騎騾子,走得頂慢,工作又忙,所以到了七月十二日才走到代縣,有報,可以打電報的地方,才算知道一點外面的新聞。那時候,我聽說到北平的火車,平漢路同津蒲路已然不通,真不知道多著急!

第四,好在平綏鐵路沒有斷,我同爹就慌慌張張繞到大同由平綏路回北平?,F(xiàn)在我畫張地圖你看看,你就可以明白了。

請看第二版 第三版(原信如此。附圖標號為① ②)

注意萬里長城,太原,五臺山,代縣,雁門關(guān),大同,張家口等地方,及平漢鐵路,正太鐵路,平綏鐵路,你就可以明白一切。

第五,(現(xiàn)在你該明白我走的路線了),我要告訴你我在路上就頂記掛你同小弟,可是沒法子接信。等到了代縣一聽見北平方面有一點戰(zhàn)事,更急得了不得。好在我們由代縣到大同比上太原還近,由大同坐平綏路火車回來也頂方便的(看地圖)??墒怯钟腥烁嬖V我們平綏路只通到張家口,這下子可真急死了我們!

第六,后來居然回到西直門車站(不能進前門車站),我真是喜歡得不得了。清早七點鐘就到了家,同家里人同吃早飯,真是再高興沒有了。

第六(原信有兩個“第六”),現(xiàn)在我要告訴你這一次..人同我們鬧什么。你知道他們老要我們的“華北”地方,這一次又是為了點小事就大出兵來打我們!現(xiàn)在兩邊兵都停住,一邊在開會商量“和平解決”,以后還打不打誰也不知道呢。

第七,反正你在北戴河同大姑,姐姐哥哥們一起也很安穩(wěn)的,我也就不叫你回來。我們這里一時也很平定,你也不用記掛。我們希望不打仗事情就可以完;但是如果..人要來占北平,我們都愿意打仗,那時候你就跟著大姑姑那邊,我們就守在北平,等到打勝了仗再說。我覺得現(xiàn)在我們做中國人應(yīng)該要頂勇敢,什么都不怕,什么都頂有決心才好。

第八,你做一個小孩,現(xiàn)在頂要緊的是身體要好,讀書要好,別的不用管?,F(xiàn)在既然在海邊,就痛痛快快的玩。你知道你媽媽同爹爹都頂平安的在北平,不怕打仗,更不怕..。過幾天如果事情完全平下來,我再來北戴河看你,如果還不平定,只好等著。大哥(指梁再冰的大表哥)、三姑過兩天就也來北戴河,你們那里一定很熱鬧。

第九,請大姐(指梁再冰的大表姐)多幫你忙學游水。游水如果能學會了,這趟海邊的避暑就更有意思了。

第十,要聽大姑姑的話。告訴她爹爹媽媽都頂感謝她照應(yīng)你,把你“長了磅”。你要的衣服同書就寄來。

媽媽

在信中所述的10件事中,林徽因?qū)iT向女兒說了這么一句話:“ 我覺得現(xiàn)在我們做中國人應(yīng)該要頂勇敢,什么都不怕,什么都頂有決心才好?!?

在那樣一個動亂的年代,短短的一封信豈能把一個母親的愛全部表達出來?但林徽因仍然不惜筆墨告訴孩子:要勇敢。

林徽因的兒子梁從誡和女兒梁再冰從小就非常優(yōu)秀,學習拔尖,最終以優(yōu)異的成績,雙雙考入北京大學。自古才女多細膩,一兒一女能夠如此優(yōu)秀,與林徽因的諄諄教導有著莫大的關(guān)系。

1929年秋冬之際

與女兒梁再冰

中年林徽因

與兒子梁從誡

上圖:林徽因與兒子女兒小時候的合影,林徽因注重培養(yǎng)孩子讀書的習慣,從小就教會他們寫日記等

下圖:1925年,林徽因(中)與梁再冰、金岳霖、費慰梅、費正清等在北平天壇交談

除了寫信,林徽因還給女兒畫過一幅著名的袋鼠畫。

展品2

林徽因手繪袋鼠畫復印件

梁再冰小時候曾經(jīng)很沉迷小說,林徽因在病中就畫了這幅袋鼠的漫畫來提醒女兒,要學會適可而止。原作作于1941年,梁再冰其時13歲。

漫畫上寫著,

鼓勵你讀書的嬤嬤(媽媽)很不希望這個可敬的袋鼠成了你將來的寫照。喜歡讀書的你必需記著同這漫畫隔個相當?shù)木嚯x,否則……最低限度,我是不會有一個女婿的。

你的媽媽在病中

卅年六月里(1941年六月)

梁再冰其時才1 3歲,林徽因就跟女兒開起了“女婿”的玩笑,足可見林徽因的幽默與可愛。

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。父母的愛或許不會有多么直白,但那 掛在衣櫥里的襯衫、陽臺上的君子蘭、碟子里的霉豆腐、抽屜里的煙斗和破了角的毛巾毯,或許都是這種愛的連結(jié)的證物。

往事美好,只是,再追憶時,早已淚流滿面。

想要知道更多關(guān)于梁思成林徽因和子女相處的小故事嗎?想了解梁啟超林長民家信的內(nèi)容嗎?

上海藝術(shù)品博物館正在舉辦的“歸來——梁思成林徽因特展”等你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