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華國際-探索世界新奇事
你的位置:首頁 > 世界百態(tài) >

古代天文學如何解釋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”

2021-03-15 12:03:34神華國際

http://www.777n.com

古代天文學如何解釋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”

《春社醉歸圖》 李唐 (南宋)

  今天是3月14日,農(nóng)歷二月初二。

  一些標明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的日歷,在這一天下面寫著“龍?zhí)ь^”幾個字。

  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”是什么意思?作為一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它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內(nèi)涵?

  文/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葵

  圖/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葵(翻拍)

  《史記》中有龍的傳說

  很多人說, 龍?zhí)ь^,不就是龍把頭抬起來嗎?但龍只是一種傳說中的動物,又有誰見過龍?zhí)ь^?古人把二月二定為龍?zhí)ь^的日子,顯然是不真實的。

  但我們現(xiàn)在認為很荒唐的事情,古人卻深信不疑。首先,古人認為龍是真實存在的。

  據(jù)《史記·夏本紀》記載,夏朝孔甲為帝時,從天上降下兩條龍,雌雄各一??准撞粫曫B(yǎng),便找到一個曾經(jīng)學過養(yǎng)龍的人來養(yǎng)它們,這個人名叫劉累,孔甲為了這件事,還專門賜一個姓給劉累,稱他為“御龍氏”。

  可是這個劉累其實不會養(yǎng)龍,沒過多久,雌龍就死了。劉累把它做成一道菜,獻給孔甲吃,孔甲不知是龍肉,還吃得津津有味。后來,孔甲派人來取這兩條龍,劉累怕東窗事發(fā),就潛逃了。

  《史記》在古代號稱“信史”,人們紛紛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。此外,在我國早期的象形字中已有“龍”字。

  《爾雅翼》中提到龍的樣子

  其次,古人不僅相信世上真的有龍,還曾寫下它的樣子及生活習性。

  《說文解字》說:“龍,鱗蟲之長。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。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?!彼稳肆_愿的《爾雅翼·釋龍》說:“角似鹿,頭似駝,眼似兔,項似蛇,腹似蜃,鱗似魚,爪似鷹,掌似虎,耳似牛?!?/p>

  因此,古人所說的“龍?zhí)ь^”,其原意應是真的有一種叫“龍”的生物,抬頭了。那么為什么古代有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”一說?

  古人以為,龍的隱藏和出現(xiàn)是有規(guī)律的。在深秋及冬季,它藏在水中,到了春天才顯露頭角,春分后就飛上天空。顯然,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”之說的依據(jù),就是基于龍的這種生活習性。

  二月二也是民間“春社”日

  唐代之前,農(nóng)歷二月本無節(jié)日。唐德宗時,才將二月初一定為“中和節(jié)”,有慶祝“天地和同”及“不偏不倚”之意。而設立這個節(jié)日的目的,是勸農(nóng)重本和祈豐收,因二月正是天氣由寒轉暖、萬物復蘇、農(nóng)事開始之際。

  故“中和節(jié)”的習俗大多與農(nóng)事有關。如百官進農(nóng)書、獻種子,就是象征勸農(nóng)重本。